首页>新闻动态>技术经纪人驿站

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学院将落户南海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9日来源: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系列重磅利好加码南海氢能产业,南海氢能再次提速发展。

  6月12日,首届国际氢能标准和安全(南海)高端论坛(下称“论坛”)在佛山市南海区召开。同期举办的还有国际氢能协会标准和规范专业委员会会议。来自加拿大、日本、德国等10多个国家从事氢能标准和规范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检验检测、应用推广的专家和学者参与此次论坛。

  在当天的论坛上,举行了氢能公交、物流车投运仪式,437辆氢能源车在南海投入使用。南海还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正式签订协议,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项目将落户南海。同时,双方还联合宣布,首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将于10月26日—28日在南海西樵举行。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南海将以此为契机,从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氢能检测检验中心、建设制氢厂等方面入手,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投放437辆氢能源车,10辆氢能源公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活动以加强氢能标准和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氢能标准和规范的协调机制,推动共同解决氢能标准与规范面临的挑战,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平台为目标。由国际氢能协会标准和规范专业委员会(IAHE-CSD)主办,佛山市南海区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承办,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97)、国际氢能协会(IAHE)、浙江大学等有关单位支持。

  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主席Andrei V。Tchouvelev、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陈霖新、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郑津洋等10多位在国内外氢能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进行报告。

  在活动开幕式上,南海区进行了氢能公交、物流车投运仪式。此次投运仪式公布投运的氢能源车辆共有437辆,包括426辆氢能源物流车和11辆氢能源公交车,这意味着南海的氢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去年底,佛山成为全省首个大规模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城市,南海此次大规模投入氢能源公交车也将助力佛山在氢能示范应用中领跑全国。

  佛广交通集团总经理陈清华介绍,这些氢能公交拟投放在241、快8、丹03三条公交线路上使用,其中10辆氢能公交由南海本土企业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泰罗斯”)与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顺新能源”)联合相关车企自主研发。

  厚积而薄发,这条自主知识产权之路并非一蹴而就。2009年,广顺新能源项目落户南海,揭开了南海发展氢能产业的序幕。十年磨一剑,如今,南海迎来了自主研发的氢能源公交。

  氢能源车辆的发展离不开加氢站的建设。2017年,国内首座商业化加氢站在南海区丹灶镇建成并投放使用。顾耀辉介绍,目前,南海正以建设高密度连续加氢的商业化加氢站为目标,大力推动22座加氢站建设。

  氢能产业链再升级,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学院协议签订

  在论坛上,南海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就成立氢能经济职业学院正式签订协议。将成立UNDP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下称“氢能学院”)。

  南海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氢能学院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旨在打造培养氢能领域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专业型一线技术工人人才队伍的氢能职业学院。学院的成立将补齐氢能产业发展中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短板,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国内外顶尖氢能领域师资力量、培训氢能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一流经济职业学院。

  “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各个层次的人才都比较短缺,成立氢能职业学院对我们企业来说是非常迫切的。从全国来讲,氢能学院来得非常及时。”泰罗斯公司总经理张锐明介绍,今年泰罗斯将把氢能源车的生产量提升到百辆级,而这将面临七八十人的人才缺口。“从外地招聘人才较难,本地培养的人才对稳定性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他说。

  此外,论坛还宣布,首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将落户南海。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南海,将于今年10月26—28日在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举办的国际性氢能交流活动,是2017年、2018年举办的全国“氢能周”系列活动的传承。

  南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UNDP的全球资源,此次氢能产业大会将实现更广泛的国际伙伴交流,吸引全球更多关注和聚焦,有助加快产业资源集聚融合。

  当天,国际氢能协会标准和规范专业委员会(IAHE—CSD)还在南海设立了秘书处,标志着以国际氢能协会标准和规范专业委员会等为代表的国际机构对南海氢能实践的认可。该秘书处的落户将为南海在氢能安全和标准制定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使南海的氢能产业更具国际化视野。

  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97)也将在南海区设立联络处,ISO/TC 197主席Andrei V.Tchouvelev受聘为南海区氢能产业高级顾问。

  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早在2009年,佛山便清楚意识到氢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颠覆性意义,并敏锐地捕捉到氢能产业的巨大潜力,率先将氢能产业建设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朝阳产业,顺应能源革命大趋势,从引进孵化研发型企业入手,先后在核心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氢能车辆示范运营方面取得突破。

  南海区作为佛山市氢能产业的主要承接区,将氢能产业列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产业领域之一,并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率先出台氢能产业发展、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等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政策;高标准规划,打造47.3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产业园区;推动长江汽车、重塑科技、爱德曼、海德利森等一批氢能产业链核心重点项目落地。

  目前南海已形成了涵盖制氢及制氢加氢设备研制、加氢站设计与建设、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整车制造、氢能产品检测及设备研制、氢能标准制定六大环节,较完整地形成了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全产业链条。

  顾耀辉表示,南海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从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氢能检测检验中心、建设制氢厂等方面入手,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与此同时,南海打造全国氢能源车辆示范运行运营区域样本,积极为全国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探索经验。”他说。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原文网址:http://www.foshannews.net/fsxwfb/index/tt/201906/t20190614_6308839.html,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