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鲁毅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认真落实省“科创12条”和市政府“一号文”,在科技项目管理、创新人才流动、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争取国家在税收、人员跨境流动、海关等领域赋予佛山更多改革试点权限,让更多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在佛山落地。
八大举措
为科技创新“打头阵”
今年1月,省政府以“一号文”形式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简称“科创12条”)。在此背景下,佛山研究起草《佛山市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并以2019年市政府一号文件形式正式印发。
市委常委、副市长蔡家华昨天在会上对“科创35条”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市政府“一号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创新需求,注重体制改革与开放创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提出的是一系列突破性、普惠性的政策措施。
市政府“一号文”包括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构筑人才集聚发展高地、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8个方面,在对应省“科创12条”的同时,也提出了更细和更实的支持和落实政策。
昨日,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暨科技创新大会举行。/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佛山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在我市“一号文”中得到充分体现,8个方面的第一项就是为吸引大湾区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包括对每家经认定为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给予500万元资助、给予落户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或基地内孵化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获奖企业最高100万元奖补、试行港澳人才享受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延缴政策,以及对在我市工作的港澳、外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工资薪金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等。
目前,佛山高新区正在积极争创全国高新区20强,省政府“一号文”也提出要加快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此次市政府“一号文”也围绕佛山高新区建设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如将建立佛山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库,培育独角兽企业,对达到独角兽企业标准的企业每家给予1000万元资助;围绕企业注册、经营许可、科学研究等领域,新增下放一批市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至高新区,支持高新区申请省级审批权限;各高新园区的税收在原留成比例基础上,增加返还市级以下留成部分的10%,专项用于园区科技产业发展等。
此外,市政府“一号文”还在扩大市科技创新券规模和适用范围,加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研用地保障,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
以人才政策
驱动创新发展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科技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科创35条”8个方面的第二项就是构筑人才集聚发展高地,还有多个部分针对人才及人才团队进行政策加码。
如首次提出对我市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带头人个人所得税市、区留存部分,市财政连续3年给予全额补助;新增了对来佛山培养(实践)满三个月以上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500元和1500元生活补贴,每人可连续补贴10个月的政策;还新增了对举荐国家级创新人才团队的奖励措施,对每成功引进1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团队和1个省级创新创业团队,分别给予举荐者30万元和20万元奖励。
在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部分,也提出3年内省市共同出资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围绕我市创新发展的重大科学研究需求,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优秀科学家团队。
在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部分,提出市级重大创新平台可自主管理财产和财政性资助,使用财政性资金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货币化的购房补贴;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可以货币出资方式持有50%以上股份等。
在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部分,鼓励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净收益的70%以上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或研发团队;市、区财政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全额用于奖补成果完成人等。
此外,会上还公布了《佛山市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佛山市推进大院大所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以及《佛山市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送审稿)、《佛山市财政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送审稿)两份规范和加强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试行政策。
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关键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系列新政出台,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进程加速,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支撑力也将更加坚固。
2018年成绩
引进全职院士实现零的突破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01家
佛山创新投入再创历史新高,财政科技投入54.65亿元;已与两位全职院士签约,实现我市全职院士零的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01家,同比增长55%;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737家,数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昨日,在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暨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蔡家华通报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时表示,过去一年,佛山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季华实验室
启动16个科研项目
2018年,佛山深化大院大所合作,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季华实验室在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中首个制定系列规章制度,首个启动基建施工,首个确立不动产权,唯一获得2018年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支持项目“星地一体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及关键技术”、获当年最高扶持力度4800万元,首个开展大规模科研团队引进和人员招聘,已引进新加坡、日本高层次人才团队,启动了三批共16 个科研项目,孵化了3 家企业。
佛山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推动一批重点科研机构落地佛山。组建了清华大学首个地方合作研究院——清华大学佛山先进制造研究院;佛山与广东省科学院合作共建的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省科学院与地市共建的第一个以企业法人形式运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建设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佛山湘潭大学绿色智造研究院等。
佛山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速。2018 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分别是7.46 亿元和7.01亿元,是2017年的2.8 倍和2.9 倍,增长率均居珠三角第二。全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获省科学技术奖7项,数量居全省第三;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52 项,数量创历史新高。
新增市级创新人才团队48个
2018年,佛山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势头良好。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方面,佛山建立多部门共同推动高企发展的协同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遴选标杆高新技术企业50强。佛山引导企业广泛建立各级研发机构。2018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累计建有711家,数量居全省第二。科技金融融合机制日渐成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累计为35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31.82亿元。
人才是第一资源。佛山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效应逐步增强。去年,佛山新增市级创新人才团队48个,汇聚高层次人才168人,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首席1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2人。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禅城区已经与两位全职院士签约,实现了佛山全职院士零的突破。
佛山创新创业的环境不断改善。佛山不断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采取企业研发费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新券等方式,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普惠性投入。2018 年,全市768 家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券,总申请额度4416 万元;1027 家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佛山还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专利服务,以高价值专利引领高质量创新。去年,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营,通过快速预审,发掘高价值专利,培育高质量专利。
企业反响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做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链服务商
博智林机器人的愿景是成为中国最好的机器人公司,未来5年将投入800亿元打造占地约11.23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
成立至今,博智林机器人引进了多名曾在发那科、埃斯顿、华为等业内一流公司工作的技术领军人物。公司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超过21.5%,未来5年将引进上万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
机器人谷规划“一心两环六组团”,通过总部基地核心辐射带动各片区,滨水景观环、智能交通环串联各功能组团,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集聚区和技术创新研发高地,助力佛山成为融合机器人高新科技和现代文明的未来智慧城市。
目前,博智林机器人已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8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了三个联合研究院以及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4月9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也在博智林机器人实验中心揭牌。
博智林机器人接下来将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应用,引入全球顶级的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吸引机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微电子、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创新企业、创新团队进驻,为佛山传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新勇: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佛山照明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主营产品技术升级,完成了在智能照明、智能电工、智能车灯等新领域的研发布局。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1.4亿元,占营业收入3.67%。
入选首批佛山标杆高企,是对佛山照明创新工作的肯定。佛山照明将继续加大对技术、产品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完善各类产品的研发和工艺改善流程,靠创新抢占市场,靠创新谋发展。
正典作为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能够在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佛山首批标杆高企,感到很惊喜。
【本文来源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